Background

戴勝益:工作外,每天別超過1小時在上網



在公司內部,我常跟大家說,一天中除了工作所需外,私人時間面對螢幕每天不要超過1小時。如果每天超過1小時,就會沉迷下去,人際關係會退化。
創造成長是經理人的天職,但前提當然是——經理人自己也能夠自修自得,並且與時俱進。偏偏這對很多每天被工作追著跑的幹部們來說,是最難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。對內要帶領團隊衝刺,對外要代表組織和社會互動,經理人除了專業能力外,更需要發揮承上啟下的功能,簡單說,就是從為人處世出發的各種「軟實力」。如果要為這堂課尋找一位重量級的總教練,沒有人比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更適合。

王品集團剛拿下《Cheers》雜誌「2013年新世代最嚮往100大企業調查」榜首,是繼2012年後,再度蟬聯第一名寶座。1993年成立以來,以「樸實、儉約、以人為本」為企業文化的王品,內部培養出無數戰將。而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的戴勝益,隨著事業版圖愈來愈大,不但不見忙亂,還愈發顯得自在從容,在企業界,更素以廣結善緣著稱。

親自歷練過經理人必須面對的各種挑戰,也看過許多部屬成長的經驗,究竟戴勝益認為經理人能力成長最重要的面向為何?又該如何有意識、有方法的找到自我成長之道?向來不談高深且抽象道理的戴勝益,分享了許多他來自生活以及實務面的觀察,儘管都是些看來簡單的做人道理,卻是他從歲月中淬鍊出的智慧,十分雋永,值得再三思索體會。

身為經理人,自我成長的想法與企圖很重要。簡單的說,如果不能自我成長,在職場上的發展,就不會繼續上升。一個人在職涯上的分界,大約在出社會10年後,在這個時間點,該升的,就會繼續升上去,不會升的,大概之後也不會了。

10年等於是職場生命的分界線,其中最重要的,就是必須具備自我成長的能力。
不過,這種自我成長必須是對的,如果不對,也就只是在原地打轉。自以為是、自我感覺良好的成長是沒用的。比如說,很多經理人以為自我成長就是人脈拓展,加入很多社團,整天穿著西裝、拿著紅酒參加一堆社團活動,我認為這是緣木求魚。很多人的自我成長,不去學別人成功前辛苦努力付出那一段,而是去學成功後光鮮亮麗的一面,比如說去學打高爾夫球,以為這就是自我成長必備的條件,這就是錯誤的自我成長。

自我成長的方向如果錯誤,反而比不會自我成長的還糟糕,因為可能傷害到周遭的人,包括家人、同事,以及對他有所期待的人。成長,從「與人互動」中累積不管在任何產業,要成為優秀的經理人,一定要能與人互動。服務業需要與人接觸,科技業、製造業更需要。因為各種科技與產品,最後使用的還是人,對人性不了解,怎麼可能創造出吸引消費者的產品?不管是iPhone,或Candy Crush、Angry Birds遊戲都一樣,需要的是「人」去推動、支持。如果不靠「人」去完成,就算有再好的創意或技術,也不可能會成功。

對企業來說,經理人是重要的支柱,但不可能公司內每個人都能成為經理人。以王品為例,總共13,000名員工,經理級以上幹部才80名,主廚與襄理以上也只有400名,等於超過百人中才有一位經理人。要能成為經理人,其實必須經過慘烈的競爭,才能成為公司重要的人才資產,所以每個人對自己都要有很高的期許、目標、努力,要有很強烈的使命感與企圖心,才能升上去。

對經理人的自我成長,我可以從三個面向來談:EQ、抗壓性、耐力。高EQ離開網路,有人際經營才能實地培養經理人的好EQ,不僅僅指管理上的,而是在生活中發揮EQ,重視與人們在真實世界中的互動。現代人把太多時間花在電腦、手機、上網,但EQ不會因為你跟機器的互動而增長,必須透過人跟人的互動來增長。

許多人以為,Facebook上有800個朋友很了不起,在上面說什麼,有千軍萬馬大家都聽我的,感覺很厲害。但其實並沒有,因為這800人在路上遇到,沒幾個認識他,很多時候都是在浪費時間。我認為,每個人只要在Facebook上有60個朋友就好,好好花時間去維繫經營,一起去吃飯、看電影,EQ是與這些朋友有實際互動而成長的,這樣才有磨練和修正的機會。有了這些經驗,你才會知道這樣講話得不得體、會不會太過分、人家高不高興。

如果Facebook上有800個朋友,但與人見面時,連怎麼穿衣服都不會,那又怎樣呢?在公司內部,我常跟大家說,一天中除了工作所需外,私人時間面對螢幕每天不要超過1小時。如果每天超過1小時,就會沉迷下去,人際關係會退化。如果和人之間沒有互動,自然就不會有EQ的成長。我看所有的成功人士,不管是領導或管理,全部都是因為EQ強而上升的。
做事和做人哪個重要?

當然是做人,做人失敗,就算做事能力再強,大家都想扯你後腿,到處都在得罪人,沒有人願意幫你,做事怎麼可能會成功。在工作之外,每天不超過1小時在網路上,你才會有時間去看書,和朋友吃飯聊天,這些才有意義。

Categories: Share